科学养胃应该怎么做?

期次:第500期       查看:5

1、饮食应定时定量。我国民众的一日三餐习惯是非常符合消化生理的。饮食应该定时定量,无节制的胡吃海饮,容易导致或加重胃肠疾病。有些人因出差或工作忙时“废寝忘食”,长此以往,极易打乱消化规律,一旦患病将得不偿失。

2、避免过饥过饱。当腹部出现咕噜声时,说明腹中已经空虚,需要进食了。胃有一定的容量,如果吃得过饱,超过胃的容量,会使胃的收缩性减弱,会引起伤食、消化不良、胃扩张等疾病。

3、细嚼慢咽。胃是磨碎食物与初步消化的器官,因此食物会在胃里停留一定的时间,通过胃的蠕动与胃液消化,将大颗粒食物转化为小颗粒。小颗粒食物分解成小分子。

4、多食蔬果,少食荤腥、辛辣刺激。荤腥食物中纤维含量较少,在胃肠道中运行缓慢,容易积存引起便秘。蔬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并能刺激肠道增加蠕动。

5、注意保暖。春季温差变化大,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6、饭后不宜立即躺下或做剧烈运动。饭后即卧,容易减缓肠道蠕动,延长消化过程,饭后稍加运动,可助食物下行,有利于消化。但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使血液供应分散到肢体、肌肉,影响正常消化功能。

7、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胃病发生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焦虑不安、烦躁恼怒,容易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疼痛、腹泻或便秘交替等症状,还会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加重或复发。

(本报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