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 文 SANWEN&&&&&&&&&&&&&&&&&&&&&&&&&&&&&&&&&&&&&&&&&&&&&&&&&&&&&&&&&&&&&&&&&●人文学院/张家铭

回乡偶书

期次:第404期       查看:69


  偶尔回乡,陌生与熟悉的风景在眼前不断地交替,俗尘的熙熙攘攘中你我或许已经开始迷惘,家在何处,故乡究竟又在何方?
  这次回乡,听闻村里有一位老人疯了。去年冬天里,他的电热毯自燃,他逃出来了,老房子却没能够保住。火苗映红了漆黑的夜空,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青砖黛瓦在凄厉的火光中化为齑粉。村里头又一幢古建筑,在那个冬夜永远的消失了。随后这位老人就渐渐地疯了,死活不愿意住在儿子家,硬是在烧毁的老屋旁用焦得乌黑发亮的残椽与黑砖盖了一个小棚屋。他天天在烧毁了的老屋旁转转悠悠,逢人便唠唠叨叨。
  蒙蒙细雨送我来到了那里,瓦砾是灰黑色的,房子的轮廓还依稀可辨,但仅仅剩下半堵灰墙。老人撑着一把黑伞,佝偻着背,愣愣地看着我,精神似乎有些恍惚,对着我嘟囔着:“三伢儿,来帮帮伯伯好吗,帮伯伯搬家,给你灶糖吃,好吗?”我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三,最小,他应该是把我错认成我父亲了。我迟疑地点了点头,老人竟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得丢下伞,立刻蹲了下来,张着手便在地上刨那黑土,不一会儿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只见老人左手在上,右手托在下面,似乎很吃力地抱着什么,踉跄地走向我,近乎哀求地低声说:“三伢儿,帮帮忙,帮我搬到你哥家去,你可要小心点,不能弄坏了啊。”说完又缓缓举起右手,对着空空如也的双手似乎又有些得意地说:“你看看这瓶底写的是:大清康熙年制,这是咱家的宝贝啊!”
  我从空气中莫名其妙地接过了那个他记忆里的古董花瓶,愣住了,明明什么都没有啊,他却还认认真真捧着。耐心劝走了老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渐渐开始沉重起来,想想那满地碎瓦残砖,那认真捧着空气的老人。伤感就像雨中无声无息的泪水,混合着中药味的回忆,顺着墙砖上青苔的缝隙缓缓流下,在古老的青砖墙上汇成一幅复杂的山水画。老人的执着,也许只有那块瓦砾上生出的幼芽能理解他。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田间陌上,远远看去,茂盛的桑树和挺拔的梓树,便是古人眼中的故乡。细细想来,却又有道理,采桑,养蚕,织丝,建房,于是家与故乡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故乡代表的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熟悉感,一种深深的眷念,一种记忆的钩沉。
  把酒祝东风,闲坐中庭,且从容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