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坚持理念引领 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期次:第364期       查看:62

  本报讯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始终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做到理念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全体教师参与、全方位指导、全过程介入”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以学生为本,全员参与。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中,土木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内抓教育强素质,外抓合作拓渠道,全员参与共努力”。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的目标。同时,紧扣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培养施工一线的人才定位,构建“以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为导向、以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提高为本位”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凸显毕业生“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形成了“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科技训练———就业创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院有结构创新竞赛、力学竞赛、BTM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算量大赛等与专业联系紧密的5大学科竞赛项目,大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分层指导,注重实效。学院把就业创业工作前移,并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和需要,开展“起步土木———新生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让大一新生,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开始探索、设想、尝试自己将来就业的方向,构筑创业梦想”;“爱在土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责任感。通过专业教育,结合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起航创业梦想”;“情系土木———针对大四学生,进行毕业教育:培养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针对就业、择业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就业渠道等方面开展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择业、创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实现创业梦想,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深化合作,谋求共赢。学院注重加强校企之间“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双向介入、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江苏九鼎集团、上海一建等百余家单位签订实践基地协议;与苏州金螳螂、江苏建工、常熟新华盛尝试联合开办定向班,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成立校友联谊会、建立校友企业联盟,为毕业生提供岗位。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由于土木学院的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能力强”,得到企业认可,江苏省建筑安全与设备协会捐资100万设立“博爱奖学金”、国汇置业集团捐资15万元设立“国汇助学金”、新华盛捐资20万元设立“华盛爱心助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学生成长成才,反哺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学院建立了就业网站,专人管理,做到就业服务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广泛开拓就业市场,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对岗位需求信息分类整理,有针对性的发布信息。近5年学院举办招聘专场百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在保证就业率的基础上,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荣盛集团、苏中集团等一批特级企业成为学院的就业基地,其中江苏建工、金螳螂被学校授予优秀就业基地。
  近五年来,土木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2篇;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立项77项,企业资助项目3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立项10项;在“挑战杯”、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12项,在高校创新创意类比赛中获得省二等奖1项,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同时,共有15位在校大学生成功创业。其中1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戚鹤亭同学注册成立的徐州华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荣获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基金扶持企业、徐州市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等称号。近五年,土木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院对近五届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回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专业与岗位的契合度在90%以上。就业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在今后工作中,土木学院将以 “四大观”为引领,积极探索,在优质就业创业上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就业新渠道,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洪民)